電 話:0817-2801866
投訴電話:0817-2812233
網 址:www.limeide.com
太保啟動“獵豹訓練營” 為運營成本“減負”
太保啟動“獵豹訓練營” 為運營成本“減負”
(中國證券網3月13日) 黃蕾
http://news.cnstock.com/news,jg-201703-4047782.htm?from=singlemessage
《保險業電子簽名技術應用規范》的起草有望在年內完成。
近日,作為《保險電子簽名技術應用規范》牽頭單位之一的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太保壽險”)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透露,目前公司已經向保監會提交了這一標準制定的分階段工作計劃,下個月將啟動制定工作,預計在2017年年內將完成保險業電子簽名標準化規范的起草。當一個保險市場的發展日趨成熟時,粗放式的價格比拼勢必會被高技術的服務競爭所更替。深諳市場競爭之激烈的國內保險巨頭,近年來借新技術之力悄攻智能營運,不惜斥巨資、增人力、添裝備,于此打造核心競爭力,間接提升客戶體驗、降低運營成本。
記者獲悉,近期,中國太保提出了80%、50%和2%三大目標,即未來三年實現“數字化覆蓋率達80%,無紙化率達50%,大運營成本率降低2%”。
就在上個月,中國太保內部啟動了“獵豹團隊長訓練營”,面向旗下各子公司所有部門負責人。“集團要求各個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在訓練營現場提想法、報方案,從自身工作實際出發獻計獻策,圍繞上述三大目標的落地,每個部門、每個崗位要做什么樣的數字化再造動作,通過什么樣的產品來實現。”中國太保一位子公司高管表示。
作為國內保險業首批開啟戰略轉型的保險公司之一,中國太保的5年轉型之路堪稱業內范本,發展模式得以改變,內生動力得以增強。如何進一步加固競爭力,找到新一輪發展的突破點,中國太保將此聚焦在了利用新技術解決客戶“痛點”,于去年啟動“數字太保”戰略。
作為中國太保旗下的核心主體,太保壽險率先在戰略落地上,交出了成績單。太保壽險副總經理、首席數字官周曉楠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,經過一年多的試點,其在國內首創的遠程投保新模式——“云投保”項目,已覆蓋有效保額達到1.1億元,占其全部個險新業務總量不到1%。“云投保”技術的初衷是為了幫助解決異地投保的難題,而不是大幅度促進業務增長。目前該技術主要向分紅險和萬能險渠道開放,出于風控考慮,未來“云投保”技術也將逐漸向重疾險等保障類產品開放。
“云投保”是對電子簽名應用的一次革命性突破,是投保流程的又一次重大重塑,可從根本上解決被保險人遠程投保的簽名問題。周曉楠介紹說,“隨著人口流動加快、工作和生活半徑的擴大,投、被保人不在一起的投保案例日漸增多。長期出差人群、留守老人、異地求學學生、異地分居夫妻不能完成投保簽名,已經成為行業性難題。”
太保壽險的“數字化之路”已經啟程。據周曉楠透露,到今年年底時,太保壽險還有多個相關項目有望接連落地。比如,解決客戶理賠“痛點”的“太e賠”項目,兩核(核保核賠)系統的數字化再造等。這些項目背后折射出太保壽險落地“數字太保”戰略的目標——智能營運實現“四化”,即在未來三年內實現客戶服務自助化、營運作業自動化、服務流程無紙化和數據應用智能化。
根據“數字太保”戰略的最終路徑,是要完成在移動互聯時代下,用數字化工程重新構建整個商業模式。其實在具體實踐中,中國太保的數字化工程,已經于無形中推動了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。
據記者了解,近日,作為《保險電子簽名技術應用規范》牽頭單位之一的太保壽險,目前已經向保監會提交了這一標準制定的分階段工作計劃,下個月將啟動制定工作,預計在2017年年內將完成保險業電子簽名標準化規范的起草。
但業內人士介紹,在國內140多家保險公司中,目前僅有不到3成的保險公司實現了電子簽名技術。“實現電子簽名技術存在一定的研發成本,對于部分中小型保險公司來說,則并不具備這樣的研發能力。此外,若是保險公司想通過外包的方式來實現此類技術,則面臨著移動技術與保險行業特點的兼容性考驗。”
據知情人士透露,在電子簽名標準起草過程中,規范了電子簽名在保險業運用的一些基礎,諸如對電子簽名進行綁定加密,使消費者簽名無法被截取、盜用等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電子簽名標準落地后,將有助于緩解保險行業一直以來存在的“雙代”現象(代抄錄風險提示語句和代簽名),“雙代”正是眼下保監部門關注的風險點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