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 話:0817-2801866
投訴電話:0817-2812233
網 址:www.limeide.com
希望的力量(一等獎)
希望的力量
◎蒙廣盛
故事梗概:(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,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來,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災難面前,心心相托、手手相牽顯得異常珍貴。13名中國人壽員工在大地震中結伴逃生,歷經了13個小時、百公里的死亡穿越,終于全部獲救。他們靠著堅韌和頑強走出了一條生命通道。然而,安全獲救的他們并沒有太多顧忌自己的安危,而是迅速投入到了抗震救災的攻堅戰中。此時的他們展現的不僅僅是頑強,更是保險人的擔當。“劫后余生,我們還活著,應該多做點事,這是我們的責任。”)
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,使一個個生命瞬息之間被掩埋廢墟之下;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一些生命萎謝、凋零。但同時,更多的生命以無比的堅忍與頑強,超越災難、戰勝死神,在經歷漫長的艱難跋涉之后得到重生。
——采訪手記
中國人壽13名員工在大地震中結伴逃生,歷經了13個小時的死亡穿越,終于全部獲救,一個都不少。
在四川省安縣的一個簡易帳篷里,我們采訪了中國人壽北川羌族自治縣支公司總經理李靜。當她回憶起地震發生時那一刻可怕的情景時,目光仍充滿恐懼,淚水禁不住順著臉頰滾落下來。他們經歷了怎樣的生命考驗,他們的心理承受了怎樣的巨大沖擊?驚魂回首,那一幕幕生死劫難的心路歷程和那非凡毅力的生死大逃亡,正在她的講述中重現在我們眼前……
開辟生命通道
“轟轟……轟轟……”
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,大地突然劇烈晃了一下,當時正在綿陽市安縣千佛山參加年度銀保(中介)表彰會的中國人壽北川羌族自治縣支公司總經理李靜,和其他與會人員一樣還沒反應過來,愣愣地坐在那里看。接著又晃了一下。從室內看到外面的房子開始出現裂縫,樹葉抖動,人被彈起來,有的大樓迅速垮塌下來。頓時,到處是煙,到處是灰塵,天也灰灰的,能見度只有幾米。
“不好,地震了,快跑!”隱約聽到有人喊。
此時,與會人員迅速從會議室開始往外跑。1個,2個,3個……霎時,大樓外的空地上擠滿了人,有的哭著,有的驚詫,有的茫然,有的臉上還流著血,衣服沾滿塵土。她們很快明白,這不是一般的地震,千佛山下的房屋大部分開始傾斜、移位甚至倒塌了……
“地震來得太快了!”李靜說:“不知道什么東西從什么地方飛過來砸在我的腿上,我也顧不得看了,一心想的就是要跑,無論如何也要跑出去。”等心情稍稍平靜下來,李靜覺得大腿上有什么東西在動,一摸,是血,但她也不覺得疼。
大地震讓千佛山成了“孤島”,所有通訊全部中斷,所有進城的公路都被垮塌的山體阻斷,泥石流堵塞了河流,救援人員一時無法到達現場。李靜和受困人員焦急地設法與外界聯系,但手機都是盲音。
“我們有多少人?”中國人壽綿陽分公司副總經理何建偉問。
“13個。”有人回答。
“我們組成一個團隊,一定要走出去。”但一轉眼,何建偉又猶豫了。隊員中有5位是女同志,自我保護能力差,其中還有一名孕婦和一名糖尿病及高血壓病人,如果帶她們走這么兇險的路,一旦遭山體滑坡滾下來的石頭砸中,怎么辦?
“我們一定要走出去,我們一定要活下來。”何建偉對大家說。
5月12日下午,何建偉和李靜準備組織大家逃生。為了保持體力,大家好不容易用手在廢墟里刨出幾塊瓶干和食物,一人分一點,還有少量的水,大家就蹲在地上吃起來。廢墟上不斷有遇難者遺體從他們身邊抬走,有的還活著,有的已經死了。有的尸體被埋在廢墟里表情十分恐懼和痛苦,有的群眾被埋在廢墟下痛苦呻吟,滿臉是血,已奄奄一息。看著一個個群眾不幸遇難,隊員們心如刀絞,卻又無能為力。離他們不到3米的地方,還擺有幾具遇難者的遺體,有的人還是李靜認識的,13名隊員誰也沒有見過這么凄慘的場面。
突然,李靜發現一名中年婦女被垮塌下來的水泥柱子壓住兩條腿,動彈不得。李靜和其他隊員拼命用手刨,設法想把她救出來,但水泥柱子太重,人根本抬不動。
“把我兩條腿砍斷,拉出來吧……”中年婦女哭著哀求道。
即使這樣,廢墟上也找不到任何工具。李靜和隊員們恨自己無能為力,只好哭著從廢墟里找來一些食物放在她旁邊,讓她等待救援隊伍。
5月12日,汶川周邊整個晚上都下暴雨,震后的千佛山也不例外,一條條垮塌的泥石流布滿山頭,山體滑坡對植被造成了一定破壞,部分河道被堵塞,有的樹木被連根撥起。受困在千佛山的13個人,如果不能盡快逃出這“與世隔絕”的“孤島”,將有生命危險。
在何建偉和李靜的組織下,其他隊員開始結伴從千佛山往外走。然而,隊員鄧婧已懷孕4個多月,李曉紅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。她倆的身體比較虛弱,能走那么險的山路嗎?大家非常擔心她們的身體。
“無論如何也要走出去……”何建偉鼓勵大家。他們想到了一條通往綿陽的山路。可這條路已經多年沒人走了,需要翻越十幾座山頭,平時開車只需1個多小時,此時在余震不斷的山上徒步走出去不知需要多長時間。13個人在沒有任何野外生存和山地救援經驗的情況下,冒險往外走。
由于余震不斷,進入千佛山的公路再次塌方,泥塊、石塊不斷從山上滾下來。為了大家的安全,當晚,何建偉和李靜決定組織13名隊員到山上避險露營。他們手拉手,徒步跋涉。由于翻越多處塌方的山頭造成體力消耗很大,隊員越來越走不動,有的隊員一坐下來就不想走了。
“大家一定要堅持,決不能放棄……”李靜不斷鼓勵大家。
入夜的千佛山已漆黑一片,山上寂靜得如死了一般。13個人憑著感覺摸黑走。當隊伍經過一個V型的山谷時迷路了,男同志攜帶的打火機電石也很快耗盡。“往哪走?”隊伍中有人焦慮起來。
“順著邊沿往上走,大家要注意安全……”何建偉提醒大家。
憑借手機微弱的光亮照明,大家上坡時徒手攀爬,下坡時就坐在地上直接滑下去。遇到危險路段就由一個人先探路,其他隊員慢慢跟上。
“嘩嘩嘩……”剛走不遠,突然,走在劉艷輝和張洪瑞中間的李曉紅不小心踩在一塊松土上,整個身體立即朝山下滾。
“危險……”劉艷輝和張洪瑞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李曉紅的手,在其他隊員的幫助下把她拉了上來。
“好險啊……”李曉紅望著滾下山的泥塊,驚魂未定。
晚上的千佛山已經有點冷,加上又下著大雨,大家全身已被大雨澆透。由于路途險峻,體力消耗大,目測不到100米的山頭競走了3個多小時。當晚21時,13個人終于走出危險四伏的山谷爬到山腰一塊平地上露營。幾位男同志找來一些干草和樹枝圍在一起烤火取暖,有的脫下鞋子和襪子放在火堆邊烤。
天當帳,地當床。有的在火堆旁商量著逃生的路線,有的把土堆當沙發斜靠著,衣服裹得嚴嚴實實。有的站了又坐下,坐了又站起來。13名隊員記不清是如何熬過這一夜的……
“如果能活著走出去,這輩子滿足了……”蒲紅瓊語重心長。
“相信我們能活著出去……”大家互相鼓勵。
這一夜,何建偉和李靜一直沒合眼,他們感到,不管條件如何惡劣,現場至少有人負責監護其他人的安全。
為了節約食物和飲用水,13人分吃3塊餅干和1瓶水,每個人都是含著淚咽下去的。李靜說,這是她有生以來最好吃、最可口的一頓晚餐。
5月12日晚至13日,暴雨一直下個不停,13名隊員在千佛山上整整被困一天兩夜。
5月14日,驟雨初歇,天氣開始轉晴。
上午9時,山里開始明亮起來,雨霧稀薄,能見度較好,隊員們決定動身往中國人壽綿陽分公司撤離。他們估計這時山體滑坡不那么嚴重了,當他們走上山口后就懵了:飛石、塌方仍在不斷發生,一些遇難者遺體橫在山腳下。站在陡峭的山路上,望著遇難群眾的遺體,隊員們心如刀絞。作為壽險從業人員,他們不愿意承認眼前的殘酷事實。
有一具遺體已被泥石流掩埋大半個身體,頭發蓬亂,張著嘴,雙目圓瞪,右手還拼命向上伸著,生前似乎在喊救命并希望有人能拉她一把。李靜仔細一看,是平時認識的一位阿姨,叫不出名字,但她沒敢聲張,怕引起隊員恐慌,仍然和大家繼續往前走。
13個人,13條生命,要全部安全走出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,大家心里都沒譜。
震后的山路十分艱險,塌方的沙石、泥濘曲折的山路、隨時可能到來的滑坡以及從天而降的飛石像下雨,讓這段被地震肆虐過后的路途,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。他們身旁,數百米高的大山在余震后時有塌方。他們在這樣的山路上已整整走了6個多小時,衣服濕了又干,干了又濕,雙腿已完全麻木沒有知覺。
由于沿途太危險,大家只能一步步走,遇到危險地段,何建偉和李靜就安排一個人到前面探路。其他人原地待命。趕路中,13名隊員都不同程度被尖石刺傷,有的傷口血流不止,但他們卻忍著疼痛,簡單包扎后又繼續往前走。
一次余震來襲,山體大面積滑坡塌方,泥石流正“撲簌簌”往下掉,13名隊員在山路上相互攙扶才能勉強站穩。突然,一堆飛石從數十米高的塌方體上,像下雨般“嘩嘩”滾下來,山上立即掀起巨大的灰塵,彌漫了整個山頭看不到路。有的隊員迅速躲開幸免于難。有的隊員躲避不及,被飛下來的利石擊中受傷。
灰塵一過,13名隊員又緊緊手拉手以免分開。他們拍拍頭發和衣服上的塵土,吐幾口帶灰塵的口水又繼續前行。為避開險情,隊員們選擇繞道走一條已經廢棄的小路。很快,隊伍又進入危險區,一側隨時可能滾下巨石,另一側是肆虐翻滾的河流。哪里需要快速通過,哪里需要暫停,哪里需要慢走,每一個決定都事關生死。
“我們6個人一組,讓女同志走在中間,一個跟著一個過去!”何建偉指揮大家。
隊員們緊盯山上石頭的動靜,何建偉一喊“過”,大家就快速跑過去。一喊“停!”大家就原地待命。這一段路安全通過了,又到另一段危險的滑坡路。經過泥石流路段,泥巴像煮熟的糯米一樣粘鞋。山坡上,懸著的石頭又好像隨時要滾下來。
這時,余震襲來,山搖地動,幾塊石頭從山頂上飛落而下,一名隊員立即往后一跳躲了過去,另一名隊員躲避時差點掉到山崖下。同時,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正向何建偉飛來。已經無處可跑,他心一橫,跳到腳下的大石頭下面,抱著頭,使勁往石頭下面靠。飛石從她頭上滾落下去。
“何總,何總……”隊員們沖著何建偉喊。
“沒事,我還活著……”在確定沒有滾石的聲音后,何建偉站起來,退到安全地帶,大家才松了一口氣。
13名隊員對傷口進行簡單包扎。這時,鄧婧已精疲力竭了,身上多處被劃傷流血。“我走不動了……”鄧婧癱坐在地上,加上正在懷孕,身體非常虛弱已挪不開步子。
“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出去。”羅升龍斬釘截鐵。
沒有水,也沒有食物,13個人始終不離不棄。至5月14日下午15時27分,他們終于安全通過那段生命禁區。這條號稱“死亡之路”的山脈,平時人跡罕至,此時更是寂靜無聲,身后只留下13名隊員零亂的點點足跡。
撐起生命竹筏
5月14日下午,太陽光線開始射穿云層,照在連綿起伏的千佛山上。
山里的太陽比山外灼熱燙人。蒸騰,窒塞,酷烈,奇悶,眩惑人目的照射,使人不敢抬頭。地上也熱熱的發了燙,腳心踏在石頭上要不趕快提起來,就有些刺辣辣的難熬。
然而,太陽的美好卻預示著逃生者在這一天必須遭受高溫的襲擾,人在山中猶如置身一個天然大烤箱。“不可消耗太多體力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。”出汗過多,這是生存大忌,13個人互相提醒,防止發生任何意外。
5月14日下午16時23分,13名隊員進入安縣小壩鄉一段狹谷時,遇到一條因地震改道的河流。此時,身后已經被嚴重滑坡的山體又隆隆響起來,一堆堆石塊滾向山腳下的河面上。由于上游連降暴雨,河水混沌,水位升高,漩渦時隱時現。一條100多米寬的河床攔住了他們的去路……
船,沒有。泅渡,女同志不會游泳。
山上,成排的泥塊和飛石依然如暴雨般滾落在河面上,濺起朵朵水花……
“怎么辦?”隊員里開始有女同志的哭聲。
“再危險也要渡上去!”隊伍在河邊集結后,何建偉開始清點人數。
李朝剛——
在!
閔勇——
在!
李曉紅——
寂靜。死一樣的寂靜。
李曉紅——
寂靜。仍是可怕的寂靜。
怎么了?一個不祥之兆閃過……
李曉紅——何建偉發瘋似地到處尋找。
“我怕是不行了,放棄我吧,別拖累了大家。”李曉紅癱坐在地上哭著懇求大家。一路上,由于緊張恐懼,她的血壓升高,頭暈、頭痛、煩躁、心悸、胸悶,身上又沒有任何降壓藥物。此時,她似乎要暈死過去。
“堅持住,家里的親人和伙伴還等著你呢!”何建偉鼓勵她。
“一定要活下去,就算死,我們也要死在一塊……”李靜抱著李曉紅邊哭邊安慰她。
時間一分一秒過去。從河邊望去,對面的山還一直在垮,大家十分恐懼。但是,這是唯一可能通向山外的“生命通道”,別無選擇。
李靜和隊員們站在漫過大腿的河面上撈起一塊漂浮的門板,計劃用門板把人渡過去。但門板太薄,一次只能載1個人。
“讓孕婦和病號先過去。”何建偉開始組織大家渡河。
何建偉首先安排4名會游泳的男同志在門板的兩邊把鄧婧渡過去,然后又返回來將李曉紅渡過去。然而,這樣一個人一個人渡河的速度太慢,等待渡河或已經渡過去的隊員一旦出現山體滑坡的險情,后果將不堪設想。加上堵塞的河提很可能會因地震和山體滑坡而塌方;地下水也很可能會漫上來將他們淹死;最可怕的是,如果不能快速通過,山體滑坡落下來的石塊或泥石流將砸中他們,將他們葬身河底。
這時,隊員們看到河面上漂浮著幾根竹子。“有辦法。”高利華、龔繼平和其他隊員立即把漂在河面上的竹子撈上來扎成竹排,沒有繩子,他們又找來幾根山藤把竹子捆綁起來做成竹筏。可竹筏承重有限,等大家擠滿竹筏時,眼看著救命竹筏就要往下沉。何建偉急中生計:“會游泳的同志到水下推筏。”何建偉帶頭跳下湖里,有的女同志擔心太危險,連連搖頭:“要不得!要不得!”而此時會游泳的隊員已經跳入水中,在竹筏兩邊排成縱隊,他們一手托舉竹筏,一手劈渡向前。站在竹筏上的隊員用竹桿牽著在水下游泳過河的同志,游泳過河的同志又用竹桿牽著緊跟后面的人員。這樣一個牽著一個慢慢渡過去。
此時,河中間的水位已深近2米,水流急。水下的同志雙肩已壓成紫色,連脖子也磨成血紅!
山上密集的石塊像雨點一樣無情地落在河面上,發出一陣陣“叮叮咚咚”的聲音,但大家仍執著推動竹排,在深及胸口的水中慢慢探著往前走。
“大家注意,靠緊!”感覺水越來越深了,負責殿后保證大家安全的羅升龍對著前面喊了一聲。
“拉住竹桿!”是蒲紅瓊的聲音。
“抓住我的手。”是李朝剛的聲音。
“快!抓住竹筏。”是閔勇的聲音……
在波浪聲中,這些此起彼伏的聲音顯得格外響亮。在死神的魔爪下夢游一遭聽到這些熟悉的聲音。李靜感到了一種欣慰,一種生死與共的決心。
山上不斷有石塊落到河面,水花濺到他們臉上。雖然,大家都餓著肚子,頂著酷熱,但13名隊員似乎從來沒有過恐懼的感覺,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:走出去,活著出去……
水深已漫到鼻孔,水下的隊員都站立不穩了,波浪偶爾拍打竹筏,激起的水花直向他們面上潑,讓人呼吸困難,李朝剛不小心嗆了幾口水。
冒險泅渡!險象環生。河對岸的鄧婧和李曉紅看到大家精疲力竭,卻同心協力,堅強應對,眼淚忍不住簌簌往下掉。
隊員們冒著生命危險撐起的竹筏慢慢靠近對岸。當竹筏離岸邊只有2米時,卻被河水推得前后擺動直打轉,不管怎么也靠不上岸,情況十分危急。岸上的鄧婧和李曉紅急中生智,一手抓住岸上草叢,一手抓住竹筏,讓隊員們一個拉著一個直到全部上岸。
經過2個多小時的艱難泅渡,13名隊員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。大家剛爬上岸,一股漩渦激起的強大的壓力把竹筏卷出岸邊,順著河流直往下游沖……
“哪是我們的‘救命竹筏’啊……”望著被沖走的竹筏,隊員們眼里含著淚水。逃過險境,所有人員的懷里都像揣了只小兔子,撲騰撲騰的跳個不停。
類似的艱難泅渡,他們在這次逃生中共經歷了6條深淺不一的河流和堰塞湖。
托起生命朝陽
走出安縣小壩鄉,一路上,沒有任何援助,大家都餓著肚子,等待他們的依然是飛石、泥石流、塌方等各種各樣惡劣的環境和氣候。
夜已降下帷幕。此時,饑餓和疲憊已在13名隊員身上有了明顯反應:面色蒼白,身體虛弱、無力,輕度頭痛,雙腿發麻。大家饑腸轆轆,顯得非常疲憊和難受。為了不讓李曉紅掉隊,司機吳小龍一直拉住她的手拼命跟著隊伍跑。
從5月14日上午9時往外走以來,13個人已經徒步行走了100多里山路,沒有食物,也沒有藥品,體力已經嚴重透支。有的隊員開始頭暈,看到路邊的樹木恨不得馬上靠上去睡上幾小時。但為了求生,誰都不覺得累!
2008年5月14日22時18分,幸存的13個人在通信、公路全部中斷的大山里“與世隔絕”被困了13個小時之后,終于走出千佛山來到中國人壽綿陽市分公司。13個人,無一人淹亡,無一人餓死,無一人受重傷——這是個奇跡!
當他們第一眼看到中國人壽綿陽分公司總經理朱麗蓉、副總經理李澤志和其他同事時,5位女同志禁不住抱在一起痛哭起來,有的男同志也忍不住轉過身去擦拭淚水……
望著滿身泥水、疲憊不堪的隊伍,何建偉含著淚對大家說:“我們得救了!”說話時,他感到自己的聲帶有點發啞。他知道,5月12日下午逃生出來,他和他的隊員們都在東奔西跑、馬不停蹄地與死神搶時間、爭速度,渾身上下已傷痕累累、精疲力竭。他們完全都是憑著一種精神和一種毅力在支撐著身體,在調動著四肢。生命很脆弱,但每個人的意志很堅強。
這次逃生,13個人配合默契,相互關照和鼓勵,躲過了一次又一次險情,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。回首驚魂的那一幕幕,大家都有一種重生的感覺。
“上有滾石,下有懸崖,前頭無路,后退不能。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走過這么險的路!”何建偉對那段經歷不堪回首。
“如果沒有組織,我肯定是逃不出來的……”李靜語氣深沉和嚴肅。
“這次逃生,我感受到了,在災難降臨時的萬眾一心。”高利華深有感融。
“死里逃生之后,我覺得活著最幸福,感恩最重要。等我孩子出生了,我一定給他(她)取一個有意義的名字,把那段經歷講給他(她)聽,讓他(她)永遠記住冒著生命危險把我們救出來的每一個好心人。”鄧婧流著淚說。
“真的很感謝那么多好心人,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,我這輩子也報答不了他們的救命之恩。”李曉紅對生命有了更深的體會。
“經歷了這么多,我真正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究競在哪里……”羅升龍無不感慨地說。
盡管通信還沒有完全恢復,但為了盡快尋找到失蹤的營銷伙伴,何建偉、李靜、李曉紅等隊員又伴著余震、頂著烈日,冒著風雨,分頭到九州體育館和各災民安置點尋找,并把《尋人啟事》貼在各安置點的帳篷上,希望客戶主動和自己聯系。路遠的,他們就乘摩托車,路段塌方損毀的,他們就攀爬山頭進山,不到20天,她們克服了無數次余震次生災害發生的危險和困難,走遍了綿竹、綿陽、北川、安縣等各個災民安置點和周邊鄉鎮。
“災后,伙伴們需要組織,中國人壽就是他們的家啊。”李靜的眼眶濕潤。
當客戶在災民安置點看到尋找他們的中國人壽員工時,大家就像看到親人一樣緊緊相擁,久久不肯放手。
部分失蹤的客戶找不到,李靜和其他隊員就到災民安置點挨個帳篷挨個帳篷找。一路找,還一路給受災群眾分發資料,宣傳保險,拓展業務。大地震后,群眾的保險意識增強,許多群眾為中國人壽員工的真誠服務所感動,紛紛到中國人壽投保。至5月底,中國人壽北川羌族自治縣支公司已完成保費收入595萬元。其中:躉交149萬元,占全年目標的63%;續收保費282萬元。
“尋訪客戶過程中,我們發現大多數人都沒有投保,他們太需要保險了。”何建偉說。
“我們要多做些業務,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保險保障。”李曉紅明顯瘦了很多。
“劫后余生,我們還活著,應該多做點事,這是我們的責任。”盡管鄧婧懷有身孕,但她每天都吃住在臨時帳篷里,用電話和短信聯系客戶,幫助整理一些保單和客戶資料,做些力所能及的事。領導和同事們擔心她們身體吃不消,勸她們多休息,但她們總是停不下來。“現在,我們只有拼命工作,才能回報社會,回報公司,回報身邊的每一個人。”李靜流著眼淚對我們說。
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吧:
何建偉 中國人壽綿陽分公司副總經理
李曉紅 中國人壽綿陽分公司團險部經理
鄧 婧 中國人壽綿陽分公司團險部業務拓展部經理
劉艷輝 中國人壽綿陽分公司企劃培訓部職員
李 靜 中國人壽北川羌族自治縣支公司總經理
蒲紅瓊 中國人壽江油支公司中介部經理
羅升龍 中國人壽三臺支公司副總經理
龔繼平 中國人壽三臺支公司中介部經理
李朝剛 中國人壽鹽亭支公司團險部經理
張洪瑞 中國人壽安縣支公司中介部經理
高利華 中國人壽梓潼支公司團險部經理
閔 勇 中國人壽平武支公司副總經理
吳小龍 中國人壽綿陽市分公司綜合管理部司機
采訪結束時,雨霧在震后的廢墟上密密地無聲地落著。山腳下的平地上,那一片片整齊的災民安置點帳篷已被一片浩渺的雨霧籠罩。我想,等雨水過后,一定會出現一條又紅又亮的彩虹彎過汶川的上空……
地址:廣西南寧市民族大道133號中國人壽廣西分公司辦公室
作者:蒙廣盛 郵編:530022
電話(0771)5800809 13878689889